更多
更多
孙尚岩 张家宝 陈子扬 吴飞 齐柄懿(已录用)
张玲文1刘丰2龚小钢1✳✳(已录用)
宋贤辰(已录用)
崔盈熙(已录用)
林江 周婷婷*(已录用)
王曦(已录用)
郭盼盼(已录用)
张锡林1龚小钢▲李兵 毕悦 黄勃俊(已录用)
投稿需知更多
(1) 请直接在本站在线投稿,编辑会及时审理(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zzsbjbtg2008@163.com (如需代笔请联系编辑)。 (2)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
  • 输入文章编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稿件查询 >

稿件查询

05ZGMZBL2001 已录用

美术馆教育模式的发展转变与新现象

——对美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探讨

廖一静

中央美术学院 邮编:100102

【文章摘要】:美术博物馆是国民教育及实现全民美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活动一直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自1905年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诞生,博物馆就被赋予了开启民智的重要的社会教育历史使命。美术馆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广泛讨论,直至今日仍是美术博物馆学中的一个重点。然而,由于我国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晚,当前中国美术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僵化。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我国美术博物馆教育事业应更多地思考世界美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取长补短,不断探索。本文以美术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其教育功能及肩负的教育使命为研究核心,希望通过对美术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历史转变,及世界各大美术馆在全民终身教育、儿童教育方面的新功能探讨,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来反观现实中美术馆愈加区别于学院教育进而多元化倾向,以及美术教育的价值问题,最终回溯到我国博物馆事业应如何在国际语境下承担社会教育历史使命,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讨论中。在研究方法上,首先通过观察、归纳方法进行个别现象或区域考察、案例研究、文献查阅研究;再以实证法进行事实考据及探究,其中包括文献比对方法、事实调查方法、事实表述方法;最后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够透过现象研究,为我国当今美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可能性。

 

【关键词】:美术馆教育模式的转型;美术教育;全民终身教育;儿童教育;多元教育功能

在线投稿

编辑验证

编辑公告:不在公告内的编辑联系您,请核实身份


刘编辑   赵编辑   沈编辑  



投稿邮箱:

zzsbjbtg2008@163.com










医药卫生|工业技术|教育教学|科学技术|财经贸易|建筑工程|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杂志社